查看原文
其他

团团带你学 | 《白鲸记》

导读


令人望而生畏的《白鲸记》,洋洋洒洒四十万字,但必须用四十万字和连篇累牍、佶屈聱牙的知识考古学类英语单词才能读完这个老船长对白鲸的复仇故事。相比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的小三万初级词汇中篇,它实在很难读下去。有人把它变成了图像小说,用图文的形式让你轻松读完这部名著。

      大约一百年前,法籍汉学家谢阁兰在他那本奇怪的,不太像游记的中国游记《出征》里,引用了兰波的《醉舟纪》:“当我沿着漠然的河流下行……”(comme je descendais des fleuves impassibles...)


      引用这句诗歌的时候,他站在川陕的土地上,离最近的海洋尚有一千多公里的直线距离。

维克多·谢阁兰(Victor Segalen)


       谢阁兰说:兰波虽然从来没有混迹于罗讷河的舟子船工之间,但他却精准地说出了对着河应当说的第一个词:那就是“漠然”。


       西方两大神兽:Behemoth 和 Leviathan,一个司山,一个理水。它们是代表自然的力量,上天入地,摧枯拉朽,最大的特征是“漠然”,视万物如刍狗的漠然。创造了 Moby Dick 这头利维坦的《白鲸记》不是一部容易读的书,它一开头就示威性地砸出长达 20 页的引用文献,从《旧约》的“于是上帝造出大鱼”到《失乐园》的“上帝最大的创造物,利维坦这只大海兽在海里游”,让读者知难而退,预兆它注定不朽(和注定不被读完)的命运。

传说中的海兽利维坦


      《白鲸记》这么一部洋洋洒洒四十万字,令人望而生畏的书,内核却极其简单,简单得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一位老船长对一头白鲸的复仇。但必须用四十万字和连篇累牍、佶屈聱牙的知识考古学类英语单词才能讲清楚这个故事。它的对标作品大概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牛津初级阅读词汇水平,小三万字,撑死了算个中篇,然而它必须那么短。就好像两位作家提前通过气,这两个故事里都默契地没有安排重要的女性角色。

《老人与海》的作者海明威


       恰恰和杰克·伦敦的《海狼》相反:《海狼》里那位勇猛、刚愎自用、不可一世的船长,他的覆灭恰恰是一位女性和一位手无缚鸡之力的专栏作家间接造成的。

《海狼》的作者杰克·伦敦


      《白鲸记》和《老人与海》都是开放性的作品。它们具备无数种可能的解读方式:男性气概和大自然之争、上帝和人性之争、信仰究竟在何处化身为执念、复仇母题……后世的每一位评论家都能带走他想看到的东西。


       作为英国作家,D. H. 劳伦斯在《白鲸记》里看到了美国精神,他引用惠特曼:“呵,船长,我的船长!”。鲍勃·迪伦在其中看到,不同的人在相同的境遇下如何做出不同的反应。图像小说《灯塔》的作者夏布特,则在其中看到属于孤独者的坚韧。挑战改编这部乍看不可改编的小说也差不多是一件只有孤独者才会去做的事情。夏布特就是这样的一位孤独者。

克里斯多夫·夏布特改编的图像小说《白鲸记》


       奇特的是,这么一部喋喋不休,一逮着机会就慷慨地向读者科普十九世纪美国捕鲸行业硬核知识的书,被夏布特改编成漫画之后,却是那么的沉默、流畅、惜字如金。


通篇下来,四十万字浓缩成了不到两万字。文字的重重帷幕落去,叙事内核交给图像的引擎驱动,水落石出,鲸鱼的脂肪和血肉纷纷剥落,露出庞大的骨架:这是个多么固执、不可转折,“虽万千人吾往矣”的故事。

《白鲸记》内页


夏布特擅写孤独者。图像小说《灯塔》中,自出生便隐居在小岛上,如卡西莫多般丑陋、与世隔绝的无名的主角,他的丑陋是一座城堡,注定阻隔在他与这个世界之间。

图像小说《灯塔》


《白鲸记》里,走遍七海,追杀这头大鱼(technically 应该是哺乳动物而非鱼)的亚哈船长,硬汉如他,有一天也站在船头发出兰波式的感叹:一个船长的孤独是他的围城。


      文学史上从来不乏这样的孤独者:为兴复大燕,东奔西走、夙兴夜寐的慕容复:亡了 600 多年的大燕国就是他的那头白鲸。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鲁迅笔下的魏连殳。不少人都毅然跨过了“坚韧”和“疯狂”之间那条细细的红线,《白鲸记》中的亚哈船长亦然。他很勇敢,很无情,很傻也很伟大,但是白鲸看不见这一点。白鲸不评价。它所求的只是存活、逃开追捕和鱼叉,也不奢求跟对手英雄惜英雄。


漫画《白鲸记》中的白鲸莫比·迪克


       就好像《荒野生存》里最后吞噬掉男主角的那头灰熊。亚哈的壮举和近乎愚的伟大只有到了一位作者的笔下和读者的眼中才有意义。可是你觉得亚哈会在乎这些吗?不,他不在乎。这就是为什么《白鲸记》这本书几乎无法让人评价,因为它站的地方远远高于“评价”这个动作。

《白鲸记》中的船长亚哈


       文学史上,这样的孤独者一般少得善终。夏布特的《灯塔》及时止损,交代了一个温暖人心的结局。一本字典里的文字,最轻飘飘而没有重量的东西:一本书,攻破了这座由偏见构成的堡垒。


       然而《白鲸记》似乎并不能承诺一个光明的、皆大欢喜的收场。当你知道小说的结局,“佩古德”号简直就是漂浮在太平洋上的一口棺材,而亚哈根本就是拖着一船人在陪他送死。而且他自己知道这一点。这个老头子大概从一开始就没想过活着回去。但在最终的战斗打响前,他向他的大副斯塔巴克流露出了一次少见的温情。夏布特说,想把亚哈写成一个有血有肉、会害怕、会衰老的人,他做到了。


    

 因为一次鲸油泄露事件,斯塔巴克跟亚哈起过冲突。他三番四次,苦口婆心,徒劳地劝谏亚哈放下他的执念。



       到后来,白鲸拒绝现身,人心开始浮动,船员开始不安,亚哈几乎走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有一次,斯塔巴克下到船舱里,无意间撞见了沉睡的亚哈。他差一点就杀了他。给他一个解脱,也救下一船人的性命。但是到最后的关头,他终于还是默然放下了武器。


       这一幕没有任何对话,没有任何文字说明,但充满剑拔弩张的力量和紧张感。你几乎能看见阴暗的船舱里,斯塔巴克的制服上金色纽扣随着他无声的动作闪亮。夏布特擅长以无言的画面传递人物复杂情感的功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有人死于退潮,有人死于浅滩,

有的人死于洪水滔天。”

最后一次追击白鲸时,

亚哈这么对阻拦他的大副斯达巴克说。

他和他的这一船人配得上这样尊严

和沉默的死亡和退场。

巨大的白鲸潜入深海,但是孤独者必将继续前行。


 END  -

图文来源 |  网络

 中北中北中北世纪城网络网络 w本期编辑 | 陈志鹏


校团委官方微博:@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团委

校团委官方QQ:3376242298

投稿邮箱:3376242298@qq.com



泉信校团委近期热门文章

期中考那些事

公示 |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2018网络安全知识竞赛获奖公布

18五四晚会 | 百家齐鸣 谁与争锋

世界读书日 | 你还没去过新图书馆?OUT啦!

泉信青年说 | 曾以为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各奔东西

 击文字即可查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